20世纪80年代末,苏美冷战逐渐进入尾声。在冷战时代东西分裂的德国,迎来了重大的时运转机。1989年,分割两德的柏林墙轰然倒塌,两德统一的步伐越来越快。1990年9月,苏美等国商讨了两德统一的相关事务,并签署《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》。10月3日,两德正式统一。两德统一,是东欧剧变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,进一步宣告了苏联势力在东欧的式微。
众所周知,在冷战时代,东德是苏联的重要“前哨基地”。苏联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、实现对欧洲的战略威慑,而在东德部署了大批军事力量。苏军在东德派驻的部队,包括著名的第1,第2,第8,第20等集团军,总兵力在30万以上,史称“驻德集群”或“西部集群”。驻德苏军多为卫国战争时期的功勋部队,战斗力相当强大,是苏联官方对东德实施控制的“杀手锏”。
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在两德统一的过程中,30余万驻德苏军似乎并没有多少作为,而是放任德国现实合并。须知,当时的苏联虽然走向衰落,但余威尚在(纸面上实力很强大);而苏联的驻德部队又皆是苏军中的王牌,有着令对手闻风丧胆的战力。如若驻德苏军有所作为,那么德国或许就不会顺利实现统一,苏联或许也不会那么快就彻底解体。那么,拥兵30多万的驻德苏军,为何不对两德统一的行动加以干涉呢?
首先,是苏联高层自己让步了。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上台后,就逐步推行“大裁军”、“军工转民用”等政策。1988年12月,戈尔巴乔夫宣布:在未来2年来,苏联单方面裁撤50万军队。1989年,国防部长亚佐夫又重申了相关的裁军计划。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,苏联先后多次裁减驻扎在东欧(包括东德)、蒙古国等地的部队数量,并从阿富汗撤走了全部的军队,实施战略收缩。
公平的讲,对于当时的苏联而言,裁军是件好事,因为这可以有效节省军费开支,减少经济负担。在当时冷战接近尾声的背景下,裁军也是历史大势所趋。然而无论如何,裁军都意味着苏联对东欧各国的控制力度减弱。而戈尔巴乔夫寻求与西方实现缓和的做法,则又进一步降低了苏联在东欧事务中的支配能力。由此一来,驻德苏军受高层政策制约,自然难以对两德统一事务施加过多影响。
其次,是苏联收到了德国给的好处。苏联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与军事工业,又长期参与军备竞争,故而其经济在800年代以后逐渐走上了下坡路。80年代后期,苏联经济更是连年幅增长,处境愈发困难。经济上的困境,促使戈尔巴乔夫进行裁军、实施改革、并展开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对话。在此情况下,拥有雄厚资金势力的德国(西德),便成为了苏联的重要金主。
西德自70年代推行“新东方政策”以来,就一直把两德交流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。80年代末期,西德开始向苏联提供数额巨大的贷款,以换取苏联对两德统一的支持。许多资料统计,西德约向苏联提供了150亿马克的资金援助,随后还减免了苏联的部分外债。吃人的嘴软,拿人的手短,在接受了西德所提供的众多好处后,苏联进一步减弱了对东德的控制力度,驻德苏军受制于这种情况,也自然选择妥协。
最后,是苏联已无力阻止事态发展。1990年两德统一时,苏联国内局势也已经开始失控。彼时,立陶宛已经率先宣布独立;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加盟国在“纳卡”地区打得不可开交;巴库、第比利斯、杜尚别、阿拉木图等城市也已经先后出现了骚乱。为了平息各地的变乱,苏联“拆东墙补西墙”,四处调兵遣将,忙得不可开交,很难再有精力关注国外的事情。
并且,在苏联国内秩序失控的同时,东欧各国也在接二连三的发生“剧变”。此时,作为苏联邻国的波兰、捷克斯洛伐克先后“变色”,直接切断了苏联与东德的陆路交通联系。与此同时,东德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游行,社会秩序趋于失控。在东欧各国皆出现混乱局面的情况下,由苏联主导的华约军事集团名存实亡,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军事影响力也已经形同虚设,驻德苏军即便拥有实力,也注定难以回天了。
总的来说,在80年代末~90年代初,两德统一已是大势所趋,不以苏联的意志为转移,因此,驻德苏军即便拥有此类打算,也难以在实践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。
文|刘纪尧
参考资料:《苏联军队的瓦解》、《列国志·华沙条约组织与经济互助委员会》
东德东欧苏联苏军驻德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